如何辨别市值高达十亿美元的假酒

23 February 2017
作者: 李志延

960x0-3

 

图为2013年12月19日,美国联邦法院于纽约的呈堂证供 —— 出自葡萄酒商鲁迪•库尼亚万之手的三瓶假酒。

 

2017年2月,我花费两天时间参与了Wine Fraud公司在香港举办的葡萄酒鉴定培训课程。在培训课程开始前,关于全球市场上假酒肆虐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我的意识还比较模糊。但在课程结束后,我却对葡萄酒的仿造流程及假酒横行的原因有了更全面的认识。莫林•唐尼(Maureen Downey)是这次培训课程的主讲人,也是假酒鉴定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据她所说,现在市面上流通的假酒市值高达30亿美元。以因造假酒而正在狱中服刑的鲁迪•库尼亚万(Rudy Kurniawan)为例,他所生产和销售的假酒市值估算起来就已达到5亿5千万美元。如果再加上同样被绳之以法的卡里•罗巴(Khaled Rouabah)、恩奇奥(Enzio)和尼古拉•卢卡(Nicola Lucca)以及亚历克斯•阿纳金(Alex Anikin),他们所伪造的假酒依然在市面上流通,可以想象,这个数值会有怎样惊人的变化。

 

在某些情况下,假酒很容易被识别,它们当中会出现明显的酒名拼写错误、酒标印刷错误以及包装不一致。莫林表示,亚洲市场上充斥着不同类型和造假水平各异的假酒。举例来说,造假者可能直接复制品牌,只是将名字稍作修改,如把“Penfolds”改成“Penfoids”。2000年,在美国公民可支配收入增多但受教育程度还不高的情况下,也出现过类似的境况。

 

另一类型的假酒是“特殊灌装”,即将价格低廉的酒液灌入真酒的瓶中。莫林认为这种类型的假酒最容易辨别。她指出,真酒的瓶塞、酒标以及甁封比较陈旧,而经造假者“重新装瓶”后酒瓶的外观更失真。他们的做法无异于掩耳盗铃,自欺欺人。

 

在培训课程中,通过使用被用于珠宝鉴定的放大镜,我们可以看到精致印刷的酒标图与低廉的喷墨印刷酒标图之间的差异。诚然,仅凭肉眼,我们很难进行辨别,但是借助放大镜来观察,这些痕迹也就暴露无遗了。此外,酒标上的其它细节同样能揭露假酒——真酒的酒标颜色、图示以及字体等细节更锐利、清晰。

 

如今,越来越多的防伪技术为顶级酒庄所广泛采用。我向莫林询问这些新技术的可靠性,以及其中最有效的方法。

 

莫林说:“我不相信任何单一层面的防伪技术。很多所谓的‘高科技’只能在表面上起到保障作用,这些防伪方法在不久之后还是会被模仿。所有的技术都存在被破解和逆向还原的风险。”据她描述,她的团队曾经就见过有人在不取出橡木塞的情况下,使用Coravin(针管取酒器)将酒液取出并将其他酒液填充入瓶。Coravin是侍酒师的得力助手,其设计初衷是在不开瓶的情况下取出酒液从而保存葡萄酒,但与此同时,这种工具却也可被用来制造假酒!

 

气泡防伪标签(Prooftag Bubble Tag)被用于应对真瓶装假酒的情况,拉菲酒庄(Chateau Lafite Rothschild)等顶级酒庄的葡萄酒瓶上都有使用该防伪技术。然而,莫林却认为,已有迹象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此种防伪标签也会逐渐失去其效力甚至是脱落。同时,她还补充道:“这种标签在‘Baghera’拍卖行这样的二级市场上也被允许使用。‘Baghera’拍卖行有着耸人听闻的不良记录,这家拍卖行曾谎报酒款来源并展出过假酒,所以我很难相信任何防伪标签。”

 

那么什么才值得信赖呢?最可靠的线索之一就是酒标。莫林说:“查看酒标所用的纸张类型、字迹、印刷细节、纹理以及裁剪,重现所有这些叠加的因素就是造假者面临的最大困难”。对于酒庄来说,最经济的方式就是将标签制作得难以复制。然而,这种方法也有局限性,正如上文所说,造假者能够在保留原有酒标不被破坏的情况下向酒瓶中重新灌入其他的酒。万一遇到这种情况,软木塞和锡帽能为你提供其他线索。

 

提高对假酒的警惕是让造假者无计可施的最好方式:跟进各个产区法律的生效日期,牢记不同时期、不同市场使用的酒瓶形状、颜色和大小,知晓激光印刷等新技术与各种规格酒瓶被广泛使用的时间,了解微缩打印和全息图等顶级酒庄所采用的最新防伪技术,以及研究不同时期葡萄酒包装所采取的材料。同时,你也可以入手一些便宜小工具,如我随身携带的便携式珠宝鉴定放大镜。

 

图片来源:STAN HONDA/AFP/Getty Images